茶道文化淵源流傳,我國傳統茶道是如何傳入日本的

  • 茶道文化淵源流傳,我國傳統茶道是如何傳入日本的已關閉評論
  • 4,526 views
  • A+
所屬分類:宋茶文化
中國是盛產名茶的國家,茶文化源遠流長,但是說起“茶道”二字,卻會覺得那是日本的文化。其實,日本的茶道正是來源于中國。

茶道文化淵源流傳,我國傳統茶道是如何傳入日本的
南宋晚期 茶道隨禪宗流入日本

茶道其實起源于中國。不過,中國人最早開始喝茶的時間不可考。古人說炎帝神農氏發現茶于草木之間,故以“草人木”為字形,這當然是傳說??傊炔枇曀自谖鳚h就已經很盛行了,到了唐代成了社會上流普遍的社交禮儀,唐人《封氏見聞錄》有“茶道大興,王公朝士無不飲者”的記載,也正是因為有這種文化背景,陸羽才能寫出《茶經》一書,記載了完善而規范的唐代茶道。日本派往中國的遣唐使,曾經將唐代茶道帶了回去,但是由于晚唐戰亂,遣唐使中斷,所以日本沒有來得及引進茶樹,茶喝完了,茶道也就隨之斷了。

茶道文化淵源流傳,我國傳統茶道是如何傳入日本的
現代在日本流傳的茶道,追其祖源,其實來自于宋代。宋人喝茶極為講究,對喝茶的環境、禮儀、操作方式等,都有詳細的規范,而且分門別類,有宮廷茶宴、寺廟茶宴、文人茶宴等種種風雅集會,是全國上流知識分子共同的愛好。宋代流行的茶道是點茶法,也就是抹茶?,F在流行的抹茶味蛋糕冰激凌之類的,雖說是從日本傳來,但其實是宋代文明向中國的回流。所謂抹茶,有點類似于咖啡,是沖著喝的,就是把茶餅磨成粉末后,用開水沖服。宋人非常講究沖茶的方法,如果茶沖的不好,茶和水不會完全融合,而且茶杯上會有掛水,如果茶沖的好,茶水交融,銀粟翻光,沫波洶涌,形色優美。為了欣賞銀白色的茶湯,宋人非常推崇福建建陽窯出品的黑色茶盞,人稱建盞,其中上等的有曜變、油滴、兔毫等名品。

日本興起品茶風,帶頭人是曾經留學中國的禪師榮西。1191年,他親自種茶,還把茶種送給京都高僧明惠上人,明惠把茶種種在栂尾山上,后來這成為日本聞名遐邇的“栂尾茶”。榮西研究中國唐代陸羽的《茶經》,寫出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他認為“飲茶可以清心,脫俗,明目,長壽,使人高尚”。他把此書獻給鐮倉幕府,上層階級開始愛好飲茶,隨后,日本舉國上下都盛行飲茶之風 日本茶道中的“抹茶”也是從鐮倉時代開始的。

把飲茶儀式引入日本的是大應國師,后有一休和尚。品茗大師村田珠光繼承和發展了他們的飲茶禮儀,創造了更為典雅的品茗形式,他被稱為日本茶道的創始人。后來茶道又不斷得以完善,并作為一種品茗藝術流傳于世。
現在,日本流行的茶道,是在16世紀后期由茶道大師千利休創立的。他繼承了前輩創制的苦澀茶,在環境幽雅的地方建筑茶室,講究茶具的“名器之美”。千利休集茶道之大成,主張茶室的簡潔化,庭園的創意化,茶碗小巧,木竹互用,形成獨具風格的“千家流”茶法。

這期間產生了不同的派別,其中以里千家最有名,弟子最多,另外還有表千家,宗宋、石川、織部等流派。雖然各派都有自己的規矩和做法,但各派之間互相學習,和諧共處?,F在日本人不僅用隆重的茶道迎接外賓,有的茶道流還出國訪問,表演茶道藝術 。

茶道文化淵源流傳,我國傳統茶道是如何傳入日本的
迄今為止日本的茶道跨越數百年延續至今,應該說是中國宋代文化和日本戰國文化相結合而成的人類文化結晶。東京國立博物館的“茶之湯”特展,包含了書畫、陶瓷、漆器、建筑等茶道核心部件,還有很多國內早已失傳的南宋精品文物,堪稱是難得的文化盛事。

鑒別建盞、了解作品收藏空間、價格趨勢,可加編輯微信:guanfu2011,暗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