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取土制瓷,割漆為器,那些山間泥土和樹木汁液經過靈感與技法的改造,就成了獨特的珍玩,讓人不知道應該感嘆自然的奇妙還是人工的精湛。
漆器與瓷器可以算是“中國器皿史”上的姐妹花,它們看似不同,實則有很多相似之處。瓷器從陶器中過渡而來,通過在陶器表面上釉并提高結燒溫度而得。
雙馨
漆盞偶合續前緣
絕代雙嬌雙馨香
盞全漆美兩相宜
雙藝結合繹古今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源于清朝年間的福州沈紹安漆藝與建陽李盞柜的首次跨界合作,將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工藝完美結合,在黑瓷建盞的舞臺,演繹出華麗富貴、典雅、渾厚的歷史韻味。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建盞的黑釉中閃耀油滴銀斑與漆器表現出的異彩紛呈,華貴、典雅配合得天衣無縫,相得益彰,極致精巧的工藝演奏傳統工藝的千年萬彩的內涵。
沈紹安 漆器作品
在今天,瓷器依然是常見的器皿,從日用到觀賞都有瓷器的身影,而漆器卻從日常生活中退隱了。原因是,在瓷器技法成熟之后,漆器就慢慢被替代了,因為從材料上看,燒制瓷器的礦土資源豐富,而采集天然大漆要困難得多;工序上,瓷器經過高溫結燒就可以完成,而且一個大型龍窯可以一次性燒制數量較多的瓷器,而漆器需要反復多次地上漆,每一道漆過后都需要陰干,制作周期很長。
沈紹安 漆器作品
漆與瓷在歷經糾葛之后,最終各司其職。瓷器仍然是器皿上的大宗,而大漆保留了一小部分的器皿用途,大部分大漆則轉移到家具和建筑材料上。
沈紹安 漆器作品
不過漆和瓷也會偶爾聯袂出演,在茶文化興盛的宋代,建陽的黑瓷建盞在整個社會中風行,皇室貴族在使用建盞時通常會搭配一個漆盞托,盞托和建盞互相套合。漆盞托通常為黑色或者朱紅,更精細的也會用到剔紅或者螺鈿工藝。漆盞托很多是木胎,穩重而不失輕靈,造型優美柔和,與渾厚素樸的建盞在美感和精神上都很契合,相映成趣。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宋代茶席在不經意間成為漆和盞的舞臺,共同演繹茶道的精髓。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千年前,大漆與建盞有著莊重肅穆的合作,在今天,他們依然有著意義非凡的絕妙結合。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沈紹安漆藝既傳承古老的漆藝又首創脫胎工藝獨步于中國漆藝之路
建陽李盞柜建盞立足宋代建盞發源地重新點燃了建窯窯火再攀黑瓷巔峰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兩個文創品牌將大漆與建盞結合創作 偶合 (漆盞與共)系列大漆建盞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偶合系列,以建盞為內質,髹漆于盞外,將大漆與建盞兩種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融匯一體。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漆器脫胎之后,換上了建盞的鐵胎,讓漆器具有堅硬的胎骨,厚重的質感。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建盞保留了內部的釉面,延續茶與盞的獨有默契。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盞外繪制山水花鳥漆畫,盞內是建盞釉面的自然紋理,外有工筆之美,內有寫意之風。
雙馨---(李盞柜&沈紹安漆藝)合作作品
漆盞與共,源于自然,繼承文明,出自精工。
沈紹安漆藝&建陽李盞柜建盞
聯合出品


李學有熟練的建窯技藝,獨特的藝術審美,對茶器與傳統器具的研究,秉承匠心造物的理念,精細刻畫黑瓷牡丹的綻放之美,先后打造建窯經典之作“牡丹花盞”與“至尊牡丹花盞”,其作品以大斑紋、分布均勻、晶體如牡丹花瓣綻放出沁人心脾的美感而得名,斬獲得眾多陶瓷藝術金獎、銀獎等,作品備受愛好者追捧。



鑒別建盞、了解作品收藏空間、價格趨勢,可加編輯微信:guanfu2011,暗號“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