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已關閉評論
  • 4,848 views
  • A+
所屬分類:建盞文化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在晚唐五代時期,建窯僅是一個生產青釉器和醬釉器的普通窯場,后改燒釉面無斑紋的黑釉茶盞,為建盞的誕生奠定了基礎。從青釉→醬釉→普通黑釉→建盞釉,這個過程是漸進的,其顯著特點是,坯與釉的氧化鐵含量越來越高,釉層越來越厚,使燒制工藝難度加大,生產成本提高。宋代初期建盞的出現,反映出斗茶藝術對茶具的講究上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建盞的品種

北宋中期,在福建督造貢茶的宋廷重臣蔡襄(大書法家)總結數十年來的斗茶習俗,撰寫了一部茶藝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茶錄》(1054年)。書中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熁之久熱難冷,最為要用。出他處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盞,斗試家自不用?!薄恫桎洝烦浞挚隙私ūK的功用和獨秀地位。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建窯的名貴品種有兔毫、鷓鴣斑(即建窯油滴)、曜變(即毫變)。兔毫盞是建窯主打產品,主要特征是黑釉表面分布著雨絲般條紋狀的析晶斑紋,類似兔毛。鷓鴣斑盞是建盞珍品,產量稀少,主要特征是釉面花紋為斑點狀。也像水面上飄浮的油珠,被日本稱為油滴。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曜變盞是建窯的特異產品,非常難得,極為珍貴,主要特征是圓環狀的斑點周圍有一層干涉膜,在陽光照射下會呈現出藍、黃、紫等不同色彩,并隨觀賞角度而變。

建盞之所以受到茶家青睞,其魅力主要在于釉面斑紋。如果沒有斑紋,則只是普通的黑釉盞,即使坯質再好,釉色再黑,建盞也不會有太大特色。建盞的制作工藝就是圍繞著斑紋進行,建窯的興衰和它留給后人的許多難解之迷,都隱藏在這些變幻莫測的斑紋之中。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由于建盞的坯釉性質和宋代燒制條件構成了建窯燒制建盞的成品率低,釉面斑紋變化莫測,優劣差別大這樣一個重要特點。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從現存的實物和廢址堆積如山的殘片可以看出,兔毫盞的條紋有粗細、長短、疏密、清晰與否等等之分。

條紋色彩有金、銀、黃、灰等多種;而變形、起泡、粘底、過燒或無斑紋的殘片滿目皆是。并且玉毫條達的銀兔毫所占比例很小,斑點狀花紋的油滴亦十分稀少。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建窯產品的上述燒成斑紋偶然性的特點是解釋建窯許多問題的基本依據。

建窯胎釉燒成特點決定了建窯的地位

在斗茶盛行的宋代,建盞能夠獨受青睞,其魅力主要在于建盞黑釉表面的斑紋多種多樣、綺麗多彩這一奇特的藝術效果上。

如果沒有釉面斑紋,則只是普通的黑釉盞,即使坯質再好,建窯也不會有太大的特色。

如果各件建盞釉面斑紋千篇一律或優劣差別不大,那建窯就不會有什么名揚天下的奇珍神品。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在建窯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建盞珍品是在偶然中又是必然會產生的土與火高難度結合的產物,也是凝集眾多窯工集體智慧的結晶。

所以說,建窯在世界陶瓷史上所處的重要地位是由建窯產品的胎釉配制及其燒成特點決定的,因為它蘊含著令人神往的迷一般的建窯最本質也是最豐富的內涵。

建窯上述特點決定了建窯只能是一個民辦性質窯,「供御」、「進琖」銘不能作為判斷建盞「珍品」的依據。

從建窯燒造自然斑紋的偶然性的特點可以推測,假如某一條龍窯由官辦專燒貢品的話,一則難以保證精品的數量,二則所剩眾多斑紋平?;驘o斑紋的建盞難以處置,所以從燒制成本考慮貢品只能是從眾多民間龍窯燒制的無數建盞中挑選出來的精品。由朝廷建設窯爐去燒制這樣偶然性很大的精品是不大可能的。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另外,建窯產品的燒造特點也決定了建盞珍品很難在底足刻有「供御」的建盞上燒制出來。

從現存實物可以看出,刻有這樣字樣的兔毫殘片很少有釉色紺黑、玉毫條達的效果,而日本收藏著名的曜變和油滴珍品底足卻沒有刻「供御」或「進琖」這類銘文。

據上面分析可知,在保證貢品質量與數量前提下,作為貢品的建盞底足不可能都刻有「供御」銘,而刻有「供御」銘的建盞只能有極少量遇上能燒成精品而被選入皇宮。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總之,底足刻有「供御」或「進琖」這些外觀現象反映不出建盞「珍品」的本質,所以不能以其作為判斷珍品的依據。

上述重要特點決定了判斷建盞珍品的首要條件

現在有些人,把建盞廢品當寶物收藏研究;或見到斑紋特殊的就標新立異套上一個珍品名稱;或從碗口的金扣、銀扣、銅扣來論品位高低;但也有人認為各種不同花紋的建盞僅是花色品種不同而已,沒有多少貴賤之分。這些情況都反映出有必要區別出建盞珍品的重要。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筆者認為,判斷建盞珍品的首要條件是,建盞的斑紋必須是由灰釉在窯中燒成時天然形成的,并且是優異的。這是由建窯特點決定的,它才能反映出建盞斑紋的本質和藝術特征。

斑紋的本質包括構成斑紋的物質和形成過程,如兔毫、油滴、曜變構成其斑紋的物質是灰釉中鐵氧化物析出的晶體;斑紋的形成過程是在窯中燒成時天然形成的。

這些建盞是建窯的主產物,它們能充分體現建窯的特點,具備建盞的特有風格。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而黑釉白斑盞形成斑點的物質是后加的白瓷釉,不是鐵氧化鐵晶體,斑點的形成是靠人工裝飾的,所以其斑點的本質與油滴根本不同,它不反映建盞獨具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具有優異斑紋的建盞說明是從大量的建盞中優選出來的少數斑紋特殊而美麗的精品,這些精品才稱得上珍品。例如,玉毫條達的銀兔毫盞,其釉面斑紋流暢通達,銀白似玉,所以會被稱為上品(「玉毫條達者為上」)。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但『大觀茶論』所指的「上品」僅對兔毫這一類建盞而言,建窯還有象油滴、曜變這些具有奇異斑紋的建盞,這些建盞中的精品卻比兔毫盞的上品更為珍貴。

這不僅因為其數量十分稀少,而且因為這種瑰麗而典雅的斑紋為自然形成,不可重復,所以不愧為窯中之寶。而黑釉白斑盞制作工藝簡單,釉面斑點顯得單調、呆板,若大量制作必然千篇一律而藝術效果不佳。

試想,如果這樣的茶盞就是建盞珍品的話,建窯會久負盛名,著稱于世。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筆者認為,黑釉白斑盞僅是建窯某一歷史階段的產物,只是窯工為增加品種搞的一點新花色或是為彌補自然形成美麗斑紋之困難而采用的應變措施而已,類似這種用人工裝飾花紋的建盞還有多種,在此不一一細述。

如何從釉面斑紋和藝術效果看建盞?

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比較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結論:油滴才是建盞珍品。黑釉白斑盞不是建盞珍品,它不應該被認為是宋代「茶家珍之」的那種鷓鴣斑建盞。

鑒別建盞、了解作品收藏空間、價格趨勢,可加編輯微信:guanfu2011,暗號“作品”